花生肥效後移防衰增産技術
花生由于地膜覆蓋栽培及地下結果等原因不便追肥,多在播種前一次性施肥,造成前期旺長倒伏,後期脫肥早衰,葉斑病加重,落葉早,莢果充實性差,影響産量和品質。肥效後移技術是指采用緩控釋肥、有機肥、有機無機複合肥、生物有機肥等緩釋長效肥料,延緩肥效期,增強中後期肥效,可以控制前期旺長,防止後期脫肥早衰,提高肥料利用率,降低肥料對環境的汙染。
增産增效情況:一般增産10%以上,出仁率提高2個百分點。
技術要點
1.春播花生采用地膜覆蓋,高産糧田實行夏直播覆膜或麥田套種等兩熟制。輪作換茬,秋冬深耕深翻,增施有機肥培肥地力。
2.采用包膜控释肥。控释期3个月的硫包膜或树脂包膜尿素,与普通尿素按1:1的比例,再与磷、钾肥配合施用。高肥地需要较晚发挥肥效,可适当加大控释肥的比例,旱薄地需较早发挥肥效,可适降低控释肥的比例。一般施肥数量为:亩产500公斤左右高肥力地块,亩施有机肥4000~5000公斤,五氧化二磷 12公斤,纯氮12公斤,氧化钾10公斤;亩产350~400公斤的中等肥力地块,亩施有机肥3000公斤,五氧化二磷6~8公斤,纯氮8~10公斤,氧化钾4~5公斤。或采用包膜控释掺混肥40~50公斤/亩。
有機肥在耕地前施入,化肥在起壟時一次性集中包施在壟內。
3.適期晚播。春播花生推遲到4月底至5月中旬播種,麥套花生5月下旬播種,夏直播6月上中旬搶時早播。
4.選用高産品種,適當密植。大花生品種豐花1號、山花9號每畝0.8萬~0.9萬墩,豐花5號、山花7號0.9萬~1萬墩。小花生品種豐花4號、山花8號等1萬~1.1萬墩,每墩2株。
5.其它措施同常規。
適宜推廣區域:山東省及黃淮海地區。
注意事項:幹旱影響包膜控釋肥發揮肥效,遇幹旱又需發揮肥效時應配合灌溉。